乡愁,这东西太值得回味了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设的发展,我们能回味的东西太少了,并且今后会越来越少。如何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人仍可回味到汉南乡愁,要把老人们记忆中的乡愁及残存的痕迹通过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进行重现和固化,同时加以美化,通过艺术处置,叠加美的感受。
2016年区里有个部门就实施过“忆乡愁、写乡愁、传乡愁”的活动,汉南诗词楹联协会的老师们、前辈们留下了大量的乡愁记忆。看了这篇贴文,感觉好对味口。我生于斯,长于斯,当时我提出重点挖掘那块,并在当地收集一些老照片、老物品等时代家什,但终精力所限,且团队意见分歧,未能所愿。
我们每个汉南人,或多或少,都会对自己出生、成长的地方,都会有难以割舍的情感。我们总会有一些些的遗憾,这种情感受经验、技术、能力的限制,无法再现和表达,特别是家中、村里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,纵有万般愁绪,更是无法传承。发动我们年轻一代,利用知识能力和新型表现方式,留住乡悉,传承乡愁。
“乡愁”是习近平总书记频繁提到的字眼。他指出,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,农村要“留得住绿水青山,系得住乡愁。乡愁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”。他还说:“这里环境整洁,又保持着古朴形态,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,记得住乡愁。” 他强调:“要体现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天人合一的理念,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,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”
希望类似的图文,多些,再多些。 |